湖北首个GW级组件产能——中清2GW Topcon组件工厂投产
与此同时,光伏制造业同步发展。
第三个数据是替代标煤,根据我们的测算,到十二五末,到今年年底我们这个行业,太阳能热利用的保有量达到4.35亿平方米,折合30450兆瓦,年节标煤5220万吨,替代化石能源的能力,光热装机量折合标煤是光伏发电量折合标煤的4倍。因为这个行业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市场化程度比较高,从来没有列入过国家的规划,也没有大的计划,几个小举措只是政府临时性的,没有长远的指导性的措施。
比如说山西公司的12号店等等。只要有新的标准出来我们就要好好的宣贯。有一些企业,比如江苏华阳,山东力诺瑞特等企业都在积极的创造工匠精神,提倡不为眼前利益换取市场份额,有的还提出了十年质保的举措。济南100米强装,河北再次大力推广太阳能产品,山东青岛等地方都出台了很多规章和法规。还有一些其他特点,比如装备市场转向出口市场,恶性竞争加剧,资本市场有突破等。
有些产量低、同质化严重、调整滞后的企业面临经营困难,有些注重结构调整,主动适应新常态,追求质量提升的企业,形势已经趋稳。辽宁大连集团的供暖技术,运行也不错发展迎来实质阶段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了解到,一直以来,我国持续关注和支持太阳能热发电项目:2006年科技部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2007年国家发改委颁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年国家能源局颁布《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均把太阳能热发电明确列为重点和优先发展方向。
融资不利,资金链维持难度很大。同步研究确定配套的集中引水工程、集中电力外送通道的建设规划。在业界看来,这一重磅利好消息,意味着我国光热发电示范项目的开发将进入实质阶段,定将促进行业的全面发展。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我国产品普遍存在运行经验少、相关技术参数不足、缺乏设计、运行及维护的经验等问题。
对于天津滨海光热发电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官景栋来说,这里承载着他六年来一个美好梦想。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受国家能源局委托,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牵头的示范项目评审专家组将对约100个项目进行集中评审,并于11月底确定本轮示范项目的最终名单。
上网电价政策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太阳能热发电工程建设的关键一环。十三五电力发展规划中,要研究确定足够的太阳能热发电容量,使太阳能热发电步入快速、有序发展的轨道;十三五太阳能热发电规划中,研究确定建设几个大规模太阳能热发电基地。天津滨海新区,在一片总占地面积580亩的土地上,我国乃至全球首个光热发电全产业链生产制造基地天津滨海光热产业园正在如火如荼放地建设中。9月30日,国家能源局正式下发《关于组织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要求各方10月底前完成光热示范项目申报。
可喜的是,近两年来,国内已经有企业开始进入这一领域的研发,并试制出样管,有望在规模化生产后大幅降低成本,让光热设备整体成本的下降迎来一线曙光。没有上网电价,使工程项目的投资回报具有不确定性,严重地影响投资方的决策;另外,没有电价,使工程项目融资困难。多重难题亟待解决国家太阳能光热联盟理事长王志峰博士表示,目前国内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产业规模,工程造价较高,技术装备制造能力弱,缺乏系统集成及运行技术。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王霁雪建议,国家主管部门应尽快明确太阳能热发电工程项目的上网电价,结合目前示范项目的申报,通过竞争性的方式进行推优,形成可以覆盖200万千瓦~300万千瓦容量的临时价格;规模化基地宜在一定技术保障前提下,按基地进行价格竞争。
电价改革还宜先行太阳能光热发电以其与现有电网匹配性好、光电转化率高、连续稳定发电和调峰发电能力强等优势,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极有可能成为我国未来份额最大的新型能源,从而引导我国清洁能源的发展。究其原因,孙锐将其归结为上网电价的悬而未决
融资不利,资金链维持难度很大。因此行业信心不足,缺乏有实际运营经验的项目方和承包商以及缺乏成功的大型参示电站项目。
光热发电的关键部件聚焦集热管的生产技术长期被德国肖特和西门子两家公司垄断,且产品售价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内光热发电行业的发展步伐。发展迎来实质阶段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了解到,一直以来,我国持续关注和支持太阳能热发电项目:2006年科技部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2007年国家发改委颁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年国家能源局颁布《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均把太阳能热发电明确列为重点和优先发展方向。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王霁雪建议,国家主管部门应尽快明确太阳能热发电工程项目的上网电价,结合目前示范项目的申报,通过竞争性的方式进行推优,形成可以覆盖200万千瓦~300万千瓦容量的临时价格;规模化基地宜在一定技术保障前提下,按基地进行价格竞争。未来如何加快光热产业发展、促进我国能源转型?2015年我国光热发电累计装机达到100万千瓦,但以目前进度看2015年的预期难以达成。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我国产品普遍存在运行经验少、相关技术参数不足、缺乏设计、运行及维护的经验等问题。同步研究确定配套的集中引水工程、集中电力外送通道的建设规划。
在业界看来,这一重磅利好消息,意味着我国光热发电示范项目的开发将进入实质阶段,定将促进行业的全面发展。根据对实际运行项目情况的测算,电价1.20元/kWh可能偏低。
多重难题亟待解决国家太阳能光热联盟理事长王志峰博士表示,目前国内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产业规模,工程造价较高,技术装备制造能力弱,缺乏系统集成及运行技术。天津滨海新区,在一片总占地面积580亩的土地上,我国乃至全球首个光热发电全产业链生产制造基地天津滨海光热产业园正在如火如荼放地建设中。
对此,孙锐也建议,国家政策性银行对太阳能热发电工程给予低息贷款,以降低工程项目的融资成本。9月30日,国家能源局正式下发《关于组织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要求各方10月底前完成光热示范项目申报。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10月底,本轮示范项目的总申报数量已超过100个。该观点得到了官景栋的高度赞同,他从多层面分析了光热发电的短板。上网电价政策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太阳能热发电工程建设的关键一环。可喜的是,近两年来,国内已经有企业开始进入这一领域的研发,并试制出样管,有望在规模化生产后大幅降低成本,让光热设备整体成本的下降迎来一线曙光。
究其原因,孙锐将其归结为上网电价的悬而未决。没有上网电价,使工程项目的投资回报具有不确定性,严重地影响投资方的决策;另外,没有电价,使工程项目融资困难。
电价改革还宜先行太阳能光热发电以其与现有电网匹配性好、光电转化率高、连续稳定发电和调峰发电能力强等优势,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极有可能成为我国未来份额最大的新型能源,从而引导我国清洁能源的发展。在成功完成示范后,再大规模扩大光热发电的建设规模,进入第三阶段。
11月1日,由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国际能源研究所、中国改革报社《能源经济》周刊、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主办的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化的中国路径圆桌会在京开坛,国内相关机构和专家聚焦光热发电,在政策研讨、市场应用、技术交流、投融资路径等方面直抒胸臆,为其产业化发展献计献策。投资人信心不足,由于国家相关政策不明朗、投资过大、收益时间过长以及新技术等问题,使得项目融资不利,资金链维持难度很大。
在规划的指导下,加快厂址开发的基础工作,为有序地开展工程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天津滨海光热发电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官景栋来说,这里承载着他六年来一个美好梦想。尽管根据电规总院的调研,我国光热发电领域部分设备完全可以实现国产化,但此类设备缺乏核心参数和实际运行经验,因此核心关键设备(如:高温熔盐泵、熔盐阀门等)仍需依赖进口。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受国家能源局委托,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牵头的示范项目评审专家组将对约100个项目进行集中评审,并于11月底确定本轮示范项目的最终名单。
在孙锐看来,加快光热产业发展还应做好太阳能热发电的发展规划。记者从圆桌会上获悉,我国光热发电产业的发展路径可简单划分为蓄势示范成熟三大阶段,经过第一阶段在技术和产业链制造能力方面的多年积累,我国已具备跨入第二阶段的基础能力,即通过一定规模的商业化示范项目建设来验证在我国开发光热发电项目的商业、经济和社会价值。
十三五电力发展规划中,要研究确定足够的太阳能热发电容量,使太阳能热发电步入快速、有序发展的轨道;十三五太阳能热发电规划中,研究确定建设几个大规模太阳能热发电基地林伯强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还是电网建设的滞后以及目前某些地区传统能源与光伏产业在利益方面出现冲突。
本来政府是要全额收购光伏发电量,但由于在西部某些地区传统能源产能能够满足需求,而且质量好、价格低,相对于光伏发电价格高、质量不稳定要更受青睐,而且在一些地区的灰色地带并不能完全执行政府所提倡的全额收购光伏发电量,对此,政府应增加约束力,出台强制性政策,从而进一步改善目前的情况。林伯强认为,为实现到2020年清洁能源占比达到15%的目标,国家势必会进一步加强光伏行业的发展。
「小礼物走一走?雪碧可乐来一罐!」
还没有人赞赏,支持一下吧
哇~真是太棒了